为进一步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,面向一线教师搭建教学研究交流平台,信息与传播学院于2025年春季至秋季学期,连续举办四期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,由副院长陈娜教授作为工作坊引导员,分别围绕结构式教学、问题引导法、学科教学知识以及经典教学模式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。工作坊通过系统化、模块化的专业辅导与经验交流,为我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课堂实效优化进行全方位赋能,来自院内外的青年教师共30余人次参与了工作坊系列活动。
第一期:BOPPPS教学模式——结构化的教学艺术
2025年4月29日,首期工作坊以“BOPPPS教学模式的理念与运用”为主题,系统讲解了以“导入—目标—前测—参与式学习—后测—总结”为核心的六步教学法。通过小组协作与微课设计实践,教师们掌握了如何从“尬表达”走向“有效教学”,实现课堂的有序设计与学生的深度参与。

第二期:问题引导法——以问促学激活思维
5月13日,第二期工作坊聚焦“问题引导法的理念与运用”,引导教师从“知识逻辑”转向“问题逻辑”。通过案例剖析与实战演练,参训教师学习如何通过高质量问题激发学生思维,营造“情绪高涨、智力振奋”的课堂氛围,实现从“讲授者”到“引导者”的角色转变。

第三期:神奇的PCK——从学科专家到教学能手的密钥
9月16日,第三期工作坊以“学科教学知识(PCK)”为核心,探讨教师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教学形式。通过“信息茧房”等生动案例,教师们认识到PCK不仅是CK与PK的融合,更是教学智慧与转化能力的体现,是区分“学科专家”与“教学专家”的关键所在。

第四期:经典教学模式鉴析——赋能课堂的高效逻辑
10月31日,第四期工作坊系统梳理了WHERETO、GRASPS、O-AMAS、P-MASE、5E、5P等多种经典教学模式,引导教师从“经验型”走向“专家型”。通过模式比较与教学设计实践,教师们掌握了如何根据课程目标与学生特点,灵活选用并整合教学模式,实现从“教什么”到“学什么”的教学理念升华。

四期工作坊不仅覆盖了教学方法、课堂设计、知识转化、模式运用等关键教学环节,更通过专题辅导、小组合作、微课展示、经验分享等多元形式,推动教师在理念、方法与行为上实现三重转变:从“怎么教”转向“怎么学”,从“固定知识”转向“鲜活的人”,从“讲得出来”转向“听得明白”。
工作坊作为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的特色活动,通过系统化、序列化的教学能力培训,不仅夯实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,更激发了教学创新的内生动力,为打造新文科“金课”、培育新文科“金师”,进一步推动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,实现本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